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將在河南鄭州舉辦
河南手機報記者 魏雅琛
9月11日,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(中國·鄭州)新聞發布會舉行,記者獲悉,由文化和旅游部、人民日報社、國家文物局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“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”將于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。
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(中國·鄭州)以“文明交流互鑒·發展共創未來”為主題,為充分弘揚黃河文化,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,加強世界文明交流互鑒,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。
據悉,論壇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把坐而論道與實地體驗相融合,舉行主體論壇、分論壇、圓桌會議、體驗考察、黃河文化月、中外媒體黃河行等多個活動,通過專題報告、交流討論、成果發布、實地考察、文化展演等不同方式,力爭多側面、多角度、全景式展現大河之美、文化之美、文明之美,將論壇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盛事。
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(中國·鄭州)活動安排有哪些?
據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玉國介紹,根據論壇整體安排,9月14日至16日開啟前期預熱,舉辦“行走河南·讀懂中國”中外媒體黃河行采訪調研活動。9月16日,論壇嘉賓報到。
9月17日,舉行主論壇會議和四個分論壇交流研討,會商討論并發布《世界大河文明論壇·鄭州宣言》。9月18日,進行參觀考察。同時,在論壇舉辦前后,安排為期一個月的配套文化活動——第三屆中國(鄭州)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。主要包括微博文化之夜、中華經典詩詞論壇、中國(鄭州)黃河合唱周、中國(鄭州)國際街舞大賽、“致敬香玉”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活動、“第三只眼看中國”國際短視頻大賽等28項文化活動,通過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推動黃河文化“活”起來、“火”起來。
首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會標發布
本次發布會首次向媒體和社會展示了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的會標,也是首次向媒體和社會展示首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的會標。鄭州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陳明介紹,指紋蘊藏著人類基因密碼,首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會標以指紋為底色,代表文明研究是人類共同的話題。會標以甲骨文“河”字為主體,體現了黃河文化、中華文明的重要元素,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,目前發現商代最早的甲骨文就出土于河南。會標整體設計體現了河流與文明的關系,呼應了“文明交流互鑒 發展共創未來”的論壇主題。
知名專家學者出席
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論壇中特意設置“人類文明多樣性與交流互鑒”分論壇。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介紹,分論壇將邀請來自哈佛大學、劍橋大學、芝加哥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的教授,以及來自埃及、印度、伊朗、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研究古代文明的近20位考古學家,與國內28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交流。大家將圍繞古代文明的經濟基礎及精神層面的發展和進步進行研究,特別圍繞各個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展開深入探討。助力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傳播,提升國際影響力。